輝煌的戰史與樸實的古蹟並稱金門二絕,大大小小的戰役相信各位讀者們都已略知一二,本期小編特別挑選了九大人文古蹟景點,讓想要前往金門探索的朋友們,一趟遊程即可遍覽各色古蹟!

北山古洋樓
  古寧頭戰役期間,這棟中西合璧的洋樓位居路口要衝,曾被共軍據為指揮所,日後國軍反擊,雙方在此火拼。從洋樓彈痕累累的牆垣上,不難想像當時激戰之驚心動魄。

水尾塔
  古龍頭的先民在海濱水湄之處築此石塔,一則聚水生財以利民,再則祈幅止煞以驅魑魅。塔的位置在水陸交會的海水末端,故名「水尾塔」。此塔四面分別刻著佛、法、僧、寶四字,頂端有一個葫蘆形的塔尖。

古岡湖/古岡樓
  古崗湖位於舊金城東南方,是一座半人工、半天然的湖泊。四周群山環抱,湖濱楊柳低垂。湖畔的古崗樓建於民國53年,重簷迴廊、碧瓦紅牆的傳統建築,顯得古色古香。

黃氏酉堂別業
  水頭「酉堂」是號稱擁有十八支桅帆船的船王黃俊於西元1765年所創建,當時做為家墊場所。大門額匾則以泉州白石鐫刻而成,為陳秉衡於丙戌年荔月所題。

 

1.北山古洋樓 

2.水尾塔

3.古岡樓

4.黃氏酉堂別業

5.文臺寶塔

6.得月樓

7.牧馬侯祠

8.金門民俗文化村

9.奎閣

  文臺寶塔
  位於金門城南門外,為花崗石壘砌而成的五層六角實心塔,頂層塔檐條石上橫刻有「奎星鰲舉」四字,條石下一方石並浮刻有「魁星踢斗」圖像。

得月樓
  得月樓為旅印尼的富商黃輝煌於民國二十年(西元1931年)所建,樓高十一公尺餘,屋頂女兒牆築有垛口,可供火槍防禦使用,地下坑道可通往鄰棟的洋樓。

牧馬侯
  位於庵前村,又稱孚濟廟或牧馬王廟。祠中奉祀「開浯恩主」,為唐德宗時率十二姓來金開墾的牧馬監陳淵。陳淵死後,鄉民塑像立祠奉祀。至元代朝廷敕封「福佑聖侯」,賜額「孚濟」,迄今香火不絕。

山后民俗文化村
  為清朝旅日華僑王國珍、王敬祥父子所建,興建歷時25年,於光緒26年完工,計有宅第、家廟與私塾共計18棟;排列整齊、雕工細緻,為台閩地區規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聚落之一。

奎閣
  奎閣是祭祀魁星的樓閣,一般人稱之為奎星樓。清道光年間,鄉賢林斐章捐銀創建魁星樓,是金門鼎盛文風歷久不衰之表徵。

  【金門觀鳥特輯】鸕鷀-浯州飛羽黑色大軍

  「攝溪頭˙憶溪頭」老照片說故事--照片徵集活動!


歷史電子報專區    Facebook粉絲專頁    官網首頁 

Copyright © 2010 救國團總團部事業處 All Rights Reserved.